下周入冬第一波寒流將報到,預計北部低溫下探至8度,在寒冷的氣溫下,每天最想做的大概就是只躲在被窩裡,足不出戶。原來這種「偷懶」的行為不但有助預防疾病,更與中醫學主冬藏的養生角度互相呼應,不過在保溫以外,還需適時 進補 ,進食適合體質的食療增強氣血運行,身體強壯自然無懼風邪。

每逢轉季身體特別容易感到不適,而冬日時分更是流感的高峰期,如想減少染病的機會,必須有足夠的抵抗力抵擋外來病菌入侵。所謂『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;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』,氣血充足才能抵抗外邪,所以冬天必須補氣。

中醫養生  教您怎麼 進補 才正確!

吃紅肉 助補氣

中醫著重『治未病』,意即當疾病未發生前就要作好預防,而根據中醫『虛則補之,寒則溫之』的理論,補氣血、防感冒就是冬日防病的重要一環,因為兩者可以提升免疫力,故此冬天 進補 時應要服食多些可增加熱能,具有禦寒耐寒、抗病的食物,譬如牛、羊、豬等紅肉,補虛益氣。

適度滋補 平衡陰陽

中醫著重補充氣血後必須防止外洩,才能發揮最大保護作用,補陽也同時要斂陰,中醫主張冬藏,不但要多穿衣服,還需早臥晚起,待日光初升時才起床,並需減少作強烈運動,只宜作靜態運動,以免大量出汗令陽氣過分外洩。至於飲食方面,即使進食以上溫補的食物,甚至吃辣的東西也好,亦應以不可出汗為標準,總之要切記養陰養藏的原則。另外,溫補之物雖有助加強氣血,但也不可純粹一味補氣,「補氣之餘也要兼顧平衡,進食太多太溫燥的東西會使肺燥,特別是長者會容易出現便秘、皮膚癢等小問題。」以下提供二款食療給大家參考:

補腰腎潤腸粥

材料:蓮子5兩、黑白芝麻各5兩、淮山5兩、栗子10粒、白米加糯米少許

做法:所有材料燉一小時即可。

功效:此粥補而不燥。黑芝麻通腸補腎;白芝麻利腸補肺氣;栗子補腎澀精、收小便;白米健脾;糯米補氣暖胃和中。

 

溫陽羊肉湯

材料:菟絲子3兩、芡實5兩、枸杞3兩、天門冬5兩、生薑3片、羊肉1斤

做法:羊肉先汆燙,然後以10碗水加所有材料同燉2小時以上。

功效:菟絲子補腎助陽,養肝明目;芡實補腎健脾;枸杞養血平肝;羊肉補虛益氣;天門冬補肺,制衡其他材料溫燥過盛。

 

 

 

王駿成 醫師
王駿成 醫師
中醫的治療對某些病症是有很好的療效,可惜很多人不了解以致信心不足,因此為了打破「中醫療效很慢」的迷思,我著力在長期痠痛的處理採用針灸和傷科手並用,使痠痛可以在最快時間獲得改善。此外我積極在報章及電子媒體傳遞給民眾中醫相關資訊,希望中醫能多讓民眾接受與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