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踝結構就像人體的底架一樣,把人體支撐起來,使得人類可以步行活動,人體從事足步活動時,需承受來自身體重量及地面反作用力的雙重負荷,根據運動醫學研究,以一個60公斤的人來說,在正常活動之下,一天足部所需承受的累積壓力,就可以達到600~1200公噸,人體的筋骨、關節是連動的,上述看不見的負荷,會隨著筋骨的鏈結傳導,讓全身來共同承擔,也因此會對全身的骨骼、關節、軟骨、肌肉、筋膜、肌腱、韌帶等結構,帶來無形的負擔。

中醫自古就表明「 久站 傷骨」、「久行傷筋」,所以 久站 、久走族群,筋骨所需承受的負荷,往往都是一般人的數倍,筋骨損耗的程度,自然比一般人高上許多,這些族群就要特別留意,經常一不小心,就會產生筋骨傷害,長期下來,也容易累積筋骨的「隱性傷害」。我在臨床上所診治的痠痛病患,經常就是長期 久站 、久走的族群,從年輕人到中老年人都有,像是足底筋膜炎、膝蓋痠痛、腿部肌筋膜炎、腰背痠痛、坐骨神經痛…等,嚴重的還有開刀換關節,或是做腰椎手術的患者,動輒需要花費幾十萬,又不一定會完全康復。所以建議 久站 、久走的族群,若是有筋骨痠痛的問題,應立即接受專業醫療人員的檢查及治療,千萬不要拖延,否則時間久了就不好收拾了。

「穿好鞋」來保護「筋骨、關節」

久站 、久走族群比一般人更需要一雙「好鞋具」,穿上一雙好鞋,下班後,筋骨痠痛的感覺減輕了,人的疲憊感也沒那麼重了,這是立即可以感受到的,因為好的鞋具,可以幫助筋骨「減震、緩壓」,減少每走一步路所產生的重力,對足踝、膝蓋、腿、臀、腰的衝擊。另外,好的鞋具還能夠「平均釋壓」,將重力平均分擔給足踝、膝蓋、腿、臀、腰周圍的肌肉、筋膜、肌腱、韌帶、軟骨等軟組織,讓大家一起來承擔重力,這樣的好處是重力不會過度集中在某一區塊,造成該區負荷過大,日積月累的就會引起勞損傷害,產生痠痛的問題。舉例來說,在門診上就經常看到,有些人單側的膝蓋容易痠痛,或是單側的腰、腿容易痠痛,即是上述的問題發生了,除了接受治療之外,我會請他立刻改善鞋具,要不然即使痠痛治療好了,復發的頻率還是會很高。所以久站、久走族群,自我保健的第一要務,就是要「穿好鞋」來保護「筋骨、關節」,這樣遠比吃一些瓶瓶罐罐的保養品還要立即有效。

「顧筋骨」要先「顧腳骨」

看了上述的文章,應該已有清楚的觀念了,就是「顧筋骨」要先「顧腳骨」,「顧腳骨」就是不要吝嗇於買一雙好鞋穿。我常跟患者講,換一個關節的費用,就可以買數十雙的好鞋了,說不定一輩子都穿不完,所以要對自己好一點、捨得花一點,開玩笑的說,您自己的筋骨不捨得保養,最後只好把錢都拿給醫生花,或是當醫生的「長期飯票」,這樣子醫生最高興了,哈!哈!。

筋骨老化是無可避免的現象,隨著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,越需要從年輕時就開始「顧腳骨」,根據醫學研究,25歲是人體筋骨發育的成熟高峰期,25歲以後,筋骨的品質、承受能力,就會隨著歲月,逐漸的走下坡,至於走下坡的快慢,除了個人的使用狀態之外,就要看個人的保養功夫做的好不好,所以我於門診或演講時經常宣導,25歲以後就要注意「穿好鞋」,選擇適合自己腳型及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鞋子來穿,尤其女性的筋骨結構,天生就比男性弱一點,老化又比男性快一點,筋骨退化、痠痛而就診的比例,也比男性高,所以保養的腳步,一定要比男性快一點。否則,從年輕打拼到老,應該是要放下重擔,享受清福的時候,您卻是在享受病痛;人家是在「逛山水」,而您卻要「逛醫院」,相信這樣的人生,絕對不是您想要的。

林慶恆 院長
林慶恆 院長
經常受邀至各種宗教、社會、公益團體演講,將古老中醫智慧與現代醫學結合,深入淺出,推廣現代中醫養生常識及保健DIY。 二十年餘年來已參加過數百場義診活動,最遠曾赴非洲義診,對於公益活動不遺餘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