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足步運動」泛指從事足部與地面頻繁接觸的活動,譬如健行、跑步、登山、打籃球、網球、高爾夫球…等運動。要完成平穩的「足步運動」,有賴於人體「運動系統」的自主協調與平衡,於此同時,全身的筋骨結構,還要應付身體活動時,所需承受的重力、衝擊力。不同的運動型態,腰背、髖臀、腿部、膝蓋、足踝,所需承受的負荷皆有所不同,容易造成 運動傷害 ,舉例來說,根據運動醫學研究,人體步行時,以一個60公斤的人來說,在正常的活動下,一天足部所需承受的壓力,可以累積到600~1200公噸之多。「足步運動」的活動強度,通常比一般的步行還要大,因此,在活動的當下,筋骨所需承受的負荷,一定就更值得我們注意了。

您是「足步運動」勞損族嗎?

高頻率或高強度的「足步運動」,容易造成 運動傷害 ,筋骨損傷的發生率,通常比一般人高。根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人體行走時,踝關節所需承受的力學負荷,約為體重的5倍,足後跟腱約需承受體重的4倍,跑步時更高達7~8倍。跑步或上下樓梯時,膝蓋承受的力量,是體重的4到7倍;登山爬坡時,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,是體重的2-3倍,登山時常有的屈膝蹲跪動作,膝前的髕骨-股骨關節所承受的壓力,最高會達體重的8倍。這些無形的負荷,都會在運動時,默默的操勞人體筋骨。

從事網球、羽球、乒乓球…等活動時,為了應付來球回擊,下肢變化動作多而快,身體快速移動時,會產生非常大的衝擊力,並直接衝擊足踝、膝蓋的筋骨結構,造成跟腱發炎、足踝扭傷、膝關節炎…等,力學的負荷也會影響到腰背部,造成下腰背痠痛。籃球運動更為激烈,足踝、膝蓋以及腿部肌肉,所需承受的衝擊力更大,容易造成踝關節扭傷、膝蓋病變、軟骨磨損、大小腿肌肉拉傷、足底筋膜炎…等,同樣也會造成下腰背痠痛。另外,髖關節是人體站立或行動時最重要的關節,髖關節與骨盆連結,主要負責支撐人體活動時的重量,高頻率或高強度的足步運動,隨著日積月累之下,會使得髖關節越來越不堪負荷,尤其中年以後,體重日益增加,更加重了髖關節的負擔,終而形成了退化性關節炎。

    不同的「足步運動」,會對下肢產生不同的衝擊力,受力會從足踝→小腿→膝蓋→大腿→髖部→骨盆→腰背脊椎的「運動鏈」傳導。足弓結構的不同,會影響整體筋骨活動時的姿態,力線的傳導就會有所改變,每個肢段、關節所受到的擠壓、牽張及高壓荷重部位,也會產生變化舉例來說,像「扁平足」在行走時,腳掌就會呈現「外八字」的姿態,腿型外觀就會呈現「X型腿」;「高弓足」的行走姿態,腳掌就會呈現「內八字」,腿型外觀就會呈現「O型腿」。「扁平足」在活動時,膝關節外側承受的壓力就會增高,小腿內側的肌肉、筋膜就容易受到牽張而緊繃;「高弓足」在活動時,膝關節內側承受的壓力就會增高,小腿外側的肌肉、筋膜就容易緊繃。

另外,關節周圍的肌肉、筋膜、肌腱、韌帶…等軟組織,必須承受運動時的衝擊力,以維持關節的穩定度,中老年以後,自我修復的機能如果變差了,那麼高頻率及高強度的足步運動,很可能為身體帶來積累性的傷害。軟組織的疲勞損耗,會使得承受衝擊、穩定關節的能力變差,累及骨關節結構,造成關節骨質磨損、變形,在這種惡性循環的過程下,最後無法補救了,只能以「換關節」收場。維持健康的「足步運動特別需要優質的足弓鞋具

如何能夠幫助軟組織及骨關節「減壓制震、緩和衝擊」呢?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專業的鞋墊設計,能夠順應我們的「足弓」型態,就可以具備這樣的功能,在一定程度上輔助人體,減輕衝擊力的傷害。在人體活動時,因為筋骨的連動效應,不同的足弓型態,就會產生不同的協調特性,了解自己的「足弓」,穿著符合自己足弓形態的鞋具,就可以幫助高壓承重區的筋骨,緩和衝擊力的操勞,如此就能夠在從事「足步運動」時,大幅降低運動傷害風險。

但是,大部分的人們,對於自身的足踝、足弓結構,並沒有基本的認識,於是很容易穿了不適合自己的鞋子,導致自己的筋骨結構,受到慢性的傷害,長期的積累下,就會產生局部的痠痛症。臨床上,我使用科學化的「足壓感測系統」,來為這些族群做檢測,經常就會發現因為『穿錯鞋』,影響生物力學的傳導,而產生了運動傷害,導致足底、腳踝、膝蓋、大小腿、髖臀、腰背痠痛等症狀。

話說回來,已經習慣某種「足步運動」的族群,要叫他停止這種運動,多半都有困難,其實站在醫師的立場上,我也鼓勵要有持續性的運動習慣,所以已有運動傷害者,其實可以從降低運動量及強度來調整,使用合適的護具及鞋具,並且可以接受專業人員的指導及就醫治療,我也經常建議運動族群,若有持續性的痠痛問題,千萬不要拖延而成為慢性痠痛症,因為如此,長久的 運動傷害 ,很有可能就會毀了您的運動嗜好。

有別於其他的護具,專業的足弓鞋墊,就可以把「足踝結構」照顧好。20多年來,我們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,研發出適合臨床上使用的「足弓鞋墊」,把『可塑形足弓鞋墊』擺放在鞋內使用,可自動塑型出符合個人的足弓形態,成為專屬於自己的足弓鞋墊,能把足踝這個底架支撐的更穩固,一來幫助筋骨「減震、緩壓」,減少足步活動所產生的重力,對筋骨的衝擊。二來還能夠「平均釋壓」,將重力平均分擔給足踝、膝蓋、腿、臀、腰周圍的骨骼、肌肉、筋膜、肌腱、韌帶、軟骨等組織,讓大家共同來承擔重力,這樣的好處是重力不會過度集中在某一區塊,造成該區負荷過大,而產生痠痛的問題。三來還能夠「穩定步態」,如果以一座「拱橋」來比喻,前腳掌及後足跟就像是「橋墩」,足弓結構就像是拱形的「橋面」。年紀大了或生病、受傷了,導致橋面弱化了,整座橋就容易搖搖晃晃的,這個時候如果能夠給予「橋面」一個適當的支撐,那麼搖搖晃晃的狀況,就能夠改善,進而降低了步行時跌倒的風險,降低了 運動傷害 的可能性。

 

「每日一萬步」  筋骨產生「隱性傷害」?

現代人流行「每日一萬步」來養生保健,但是如果你穿錯鞋了,這一萬步對於您的筋骨、關節來說,就等於是一萬次的不當負擔及磨損,造成了 運動傷害 ,所以千萬不要讓鞋子,成為您筋骨傷害的源頭。看過了以上的文章,可以清楚的了解,您的一步不只是一步,您的一雙鞋也不只是一雙鞋,都牽動著您的筋骨健康。

 

林慶恆 院長
林慶恆 院長
經常受邀至各種宗教、社會、公益團體演講,將古老中醫智慧與現代醫學結合,深入淺出,推廣現代中醫養生常識及保健DIY。 二十年餘年來已參加過數百場義診活動,最遠曾赴非洲義診,對於公益活動不遺餘力。